進口食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,然而記者日前走訪商場、超市、食品店發(fā)現,一些沒有任何中文標注的進口食品讓消費者心里沒譜。
在大中型超市、便利店貨架上的進口食品大多都加貼了中文標識,標明了產品名稱、原產地、生產日期等信息,而一些食品店、夜市里的食品攤點銷售的進口食品,卻鮮有中文標識。在西湖村大街附近的一家食品店,記者看到店內銷售的多為韓國進口食品,飲料、餅干、酒,以及各種調味料等品類繁多,但是商品包裝上卻很少有中文標識。一位正在挑選商品的市民拿著一包印有貝類圖案的食品對記者說:“這上面全是韓文,中文、英文都沒有,真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,怎么吃也不知道。記者搜索了一些購物網站,發(fā)現網上銷售的個別進口食品同樣存在沒有中文標識的現象。據相關部門介紹,《食品安全法》第六十六條明確規(guī)定,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、中文說明書。標簽、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,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、地址、聯(lián)系方式。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、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、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(guī)定的,不得進口。
在一些食品便利店,記者對貨架上沒有任何中文標識的食品提出質疑,店員告訴記者:“這都是從食品外貿公司進的貨,沒問題。”沒有中文標識的進口食品,質量究竟能不能保證?專業(yè)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:“如果進口食品沒有任何中文標識,大多不是從正規(guī)渠道進口的,沒有經過檢驗檢疫關,其質量往往難以保障,因此建議消費者盡量不要購買。不合格進口預包裝食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中文標簽不合格,大腸菌群、霉菌等微生物項目超標,鉛、銅等理化項目不合格,蛋白質、膽堿等營養(yǎng)成分不達標,食品配料中添加違禁物質等。”對于安全衛(wèi)生項目不合格的產品,有關部門都會依法進行銷毀或退運等處理。同時,消協(xié)人士也提醒廣大消費者,一旦發(fā)現商家經營沒有任何中文標識的商品,可以撥打12315進行舉報投訴。
消息來源:中國質量報